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官网psy-188博金宝网页官网

韦庆旺

韦庆旺

博士,副教授

e-mail:weiqingwang@ruc.edu.cn

办公地点:汇贤大厦d座902

学习经历

2008,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育学博士

2005,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理学硕士

2002,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0 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副教授

2008–2010,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博士后

学术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委会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心理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科普创作专委会委员

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

社会与文化心理学、管理与应用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研究兴趣

1. 权力与社会阶层、中庸心理、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

2. 在社会与文化及其变迁的背景下,采用古今中西之争的视角和中庸思维“一分为三”的框架,理解和分析当前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包括人格、自我、需要、动机、价值与信念、本质主义、幸福感、领导、职业心理等;

3. 在理论上对现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体系进行反思及中国文化建构:包括社会心理学的文化反思、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分析、心理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等等。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sh141):社会阶层视角下的文化心理变迁机制研究。主持。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21): 文化比较视域下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性研究。参与。

【过往项目】

2018年,国家民委项目(2018-gmg-005):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研究。主持。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变迁信念与文化态度研究。主持。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整合视角的社会变迁心理研究。主持。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sh038):中庸价值观与泛文化普遍价值观的结构与功能比较研究。 主持。

2013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不同权力和社会等级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社会适应。主持。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5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参与。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权力差异和社会动机对谈判行为和结果的影响。主持。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主持。

2009年,第四十五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90450490):权力和问责对社会认知及行为的影响。主持。

教学工作

本科课程:人格心理学、(大类培养)普通心理学ii(社会与文化模块)、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通识课)

硕士课程:文化心理学新进展

专硕课程:人格心理学专题

学生培养

【在读学生】

林泽川、崔凤骁、邹晓南、刘璐、李宛瑶、吕艳奇、廉茜然、刘静涵、张妍驰、皮特、张炜晨、肖世勋

【已毕业学生】

2023届:李婵艳、莫婉丽、江维、谢灏

2022届:韩悦、任勇、纪泽宇

2021届:周欣彤、鲁宇涛、王蒙蒙

2020届:董文兰、陈东阵(二导)、李婵艳、杨海迪

2019届:李木子、林泽川、成卓兰(双青优培项目导师)

2018届:武心丹、唐楠棋

2017届:鄢玉婷、胡洋溢

2016届:吴悦、崔有波(项目导师)、齐涵博、吴志洪

2015届:董文兰、刘婷安胥(论文导师)

2014届:郭政、张萱瑜

2013届:李翘秀、徐斌

社会心理服务/科普

【欢迎有心理服务与文化建设需求的横向项目联系!】

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在社会心态培育、大众心理健康、青少幼心理等方面做科普和社会心理服务。2020年疫情爆发后,以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为平台,采用政策咨询报告、公众讲座和公众号推文等方式为疫情防控献计献策,如讲座“戴上口罩,为何这么难?戴口罩背后的7种文化心理差异”,公众号推文“面对新冠疫情的中庸之道”。同期,以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专委会秘书长的身份,参与专委会线上疫情防控科普系列文章《管心之声》责任编辑,编辑发布科普文章100多篇。曾多次在cctv、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腾云等平台就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发声。深圳卫视《周六问爸爸》(第一季)节目点评专家。在《上海托幼》主笔“童心世界”专栏近3年,发表近30篇文化心理育儿文章。在超星尔雅的视频课程《情绪管理》,累计学习超过50万次。以个人公众号“韦娓道来”为主平台的心理科普文总阅读10万多次。

韦庆旺二维码1.png

个人科普公众号:韦娓道来

韦庆旺二维码2.png

个人学术公众号:本心评论

期刊文章

1. li, c., mo, w., & wei, q*. (2023). the role of internet use and offline social engagement in the health of chinese older adults: evidence from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s. healthcare, 11(5):653

2. chen, x., deng, z., wang, z., & wei, q*. (2022). social class and socialization val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53(10), 1300-1306.

3. han, y., & wei, q*. (2022).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ngyong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50(12), e11905.

4. 周欣彤, 李婵艳, 韦庆旺*. (2021). 中国社会变迁知觉的“美好明天”效应: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 251-266.

5. 邓子谦, 陈晓晨, 韦庆旺. (2020).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健康与教育的阶层差异. 心理科学进展, 28(12), 2125-2136.

6. 韦庆旺, 董文兰, 武心丹, 周欣彤, 唐楠棋. (2020). 群体本质主义与群际刻板印象:自然类别和群体实体性如何预测热情和能力?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17, 123-144.

7. 陈咏媛,韦庆旺. (2020). 流动性社会下文化自信的心理建设进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4), 117-132.

8. stojicic, wei, q., ren, x. (2020). historical sustenance style and social orientations in china: chinese mongolians are more independent than han chines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864.

9. 苏晨洁, 向媛媛, 任孝鹏, 韦庆旺*. (2019). 适应性促进大都市移居者的个体主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7(6), 1251-1255.

10. chen, x., li, m., & wei, q. (2019). agency and commun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 versus other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ocial clas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2867.

11. 任孝鹏, 刘琳琳, 韦庆旺. (2019). 从语言启动效应看汉英双语者的文化适应策略:来自多种文化任务的证据. 民族教育研究, 30, 153-160.

12. 韦庆旺, 李木子, 陈晓晨. (2018). 社会阶层与社会知觉:热情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心理学报, 50(2), 243-252.

13. 韦庆旺, 武心丹. (2018). 论雾霾的心理影响与心理应对. 社会科学前沿, 7(4), 458-462.

14. 胡洋溢, 韦庆旺*, 陈晓晨. (2017). 多元文化经验增强外文化排斥反应?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12, 73-92.

15. 王艇, 郑全全, 韦庆旺. (2017). 中国情境下的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区分研究. 心理学探新, 37(5), 465-470.

16. 韦庆旺, 时勘. (2016). 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从民众心理认知看古今中西之争.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2), 1-13.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16年12月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12月转载]

17. 韦庆旺, 周雪梅, 俞国良. (2015). 死亡心理:外部防御还是内在成长?心理科学进展, 23, 338-348.

18. 韦庆旺, 鄢玉婷. (2014). 一分为三框架下的中庸界定:兼从方法论角度评当前中庸心理学研究.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8, 273-303.

19. 俞国良, 韦庆旺*. (2014). 比较视野中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路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5), 136-144.

20. 韦庆旺, 鄢玉婷, 徐如冰. (2014). 中庸与schwarz价值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比较初探. 社会心理研究, (4).

21. 韦庆旺, 郭政. (2014). 走向存在幸福感:中庸思维与生活平衡.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7辑.

22. 胡平, 韦庆旺. (2014). 中国梦的心理解读. 人民论坛, (9下), 58-59.

23. 张晶, 周仁来, 李永娜, 韦庆旺, 胡平, 刘珂. (2014). 自动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及其可塑性. 心理科学进展, 22(1), 9-13.

24. 韦庆旺, 孙健敏. (2013). 对环保行为的心理学解读——规范焦点理论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1, 751-760.

25. 周雪梅, 韦庆旺(2013). 超越恐惧:基于老年死亡态度的视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109-115.

26. wei, q. & luo, x. (2012). the impact of power differential and social motivation on negotiation behavior and outcome.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41(5), 47-58.

27. 韦庆旺, 谢天. (2012). 群体心理研究:群际关系为核心的变革. 黑龙江社会科学, (3), 96-100.

28. 谢天, 韦庆旺, 段锦云, 周静(2012). 谈判的主观结果:衡量谈判质量的另一种方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4), 75-80.

29. 周静, 韦庆旺, 谢天. (2012). 近年来谈判研究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回顾. 心理学研究, 1(1), 1-6.

30. 谢天, 韦庆旺*, 郑全全. (2011). 买卖交易中谈判者角色影响谈判结果的机制. 心理学报, 43, 1441-1453.

31. jiang, j...wei, q… (2011). emotional reactions to scandals: when does moral character make a difference?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 207-216.

32. 韦庆旺, 郑全全, 俞国良. (2011). 不同权力谈判者的社会动机对谈判的影响. 人类工效学, 17, 14-17.

33. 韦庆旺.(2011).物质主义与价值冲突. 社会心理研究, (3), 29-36.

34. 谢天, 周静, 韦庆旺.(2011). 中国谈判新手的谈判脚本研究, 社会心理研究, (1), 59-69.

35. 韦庆旺, 俞国良. (2011). 试析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当前处境与发展方向. 社会心理研究, (1), 1-8.

36. 韦庆旺, 郑全全, 俞国良. (2010). 权力、社会动机和问责对谈判知觉、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16(1), 27-34.

37. 韦庆旺, 俞国良. (2010). 问责:社会心理学不可忽视的概念. 黑龙江社会科学, (3), 133-136.

38. 韦庆旺, 俞国良.(2009). 权力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7(6), 1336-1343.

39. 韦庆旺, 郑全全. (2009). 组织申述对应聘失败大学生反应的影响. 心理科学, 32(3), 732-734.

40. 俞国良, 韦庆旺. (2009). 权力产生腐败吗?——社会心理学的答案. 黑龙江社会科学,137-141.

41. 韦庆旺, 郑全全. (2008). 权力对谈判的影响研究综述. 人类工效学, 14(2), 54-56.

42. 韦庆旺, 郑全全(2007). 组织中的申述. 心理科学进展, 15, 659-664.

43. 韦庆旺, 郑全全(2006). 意图、名声及申述方式对冒犯者所受责备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12, 368-373.

著译作/章节

1. 韦庆旺. (2022). 中庸思维发微:在“一分为三”下寻找“中道”. 载 杨中芳. (主编). 华人本土心理学30年: 本土研究取径及理论(pp.271-299).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 韦庆旺, 韩悦. (2022). 中国人的中庸思维.  载 许燕, 杨宜音. (主编). 社会心理研究(下)(pp. 1053-1088).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韦庆旺, 李婵艳. (2022). 社会变迁. 载 许燕, 杨宜音. (主编). 社会心理研究(下)(pp. 657-688).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吴莹, 韦庆旺, 邹智敏. (2017). 文化与社会心理学.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5. 韦庆旺. (2015). 问责条件下的权力效应研究.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6. 齐涵博, 董文兰, 韦庆旺. (2015). 权力距离取向与基于惩罚的公正判断——基于北京大学生的调查和实验研究. 载 王俊秀 (主编). 社会心态蓝皮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 与杨宜音、杨中芳联合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七、八辑:中庸心理研究).

8. 韦庆旺. (2012). 卡尔·荣格. 载 俞国良 雷雳(主编). 心理健康经典导读(上). 北京:开明出版社.

9. 韦庆旺. 译. (2012). 健康与幸福(4年级)(俞国良 雷雳 主编翻译“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系列教材”). 浙江教育出版社.

10. 韦庆旺. (2010). 非实验数据的分析.(载 郑全全 等 编著《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第16章,第375-40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2月)

11. 韦庆旺. (2010). 群体心理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载 俞国良 主编《社会心理学前沿》,第13章,第267-293页。北师大出版社,2010年06月)

12. 参与翻译《社会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和《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各1个章节.

报纸/新媒体

1. 韦庆旺. (2020). 生于娱乐时代:“快乐”距离“幸福”到底有多远?腾云, 8月13日.

2. 韦庆旺. (2020). 我们为什么需要游戏?游戏的刚需、心理和文化. 文化产业评论, 6月23日.

3. 吕小康, 韦庆旺, 谭旭运, 刘颖, 王俊秀, 汪新建. (2020-02-14). 识心、育心、安心:青年群体心态秩序之建构. 光明日报(理论版), p11.

4. 韦庆旺, 吴悦. (2015). 公平与控制感可调节社会适应. 中国社会科学报, 8月24日.

5. 韦庆旺. (2015). 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多些心理关怀. 农民日报, 12月2日.

6. 俞国良, 韦庆旺. (2014). 转型期社会现象与心理问题: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突破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 3月17日第b02版. (《新华文摘》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7. 俞国良, 辛呈凤, 韦庆旺. (2014). 以本土化推动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国际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 6月30日.

8. 俞国良, 韦庆旺. (2014). 亚洲社会心理学在格局中突围. 中国社会科学报, 2月17日.

9. 俞国良, 沈卓卿, 韦庆旺. (2013).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枢纽学科. 中国社会科学报, 10月9日.

10. 韦庆旺. (2011). 幸福与否取决于搬家次数?——居所流动的心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31日.

网站地图